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4-24 23:31:35  浏览:992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

公安部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54号《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修订)已经2000年8月8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 贾春旺

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行为,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以下简称民警)着装,是指公安机关在编在职的民警按照规定,穿着全国公安机关统一的制式服装。

第三条 下列民警工作时间应当着装:


(一)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的民警;


(二)直辖市公安局、省辖市(地)公安局(处)直接从事督察、户政、治安、巡逻、防暴、监所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工作的民警;


(三)省、自治区公安厅直属直接从事监所管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等工作的民警;


(四)公安部直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民警;


(五)各级公安机关直接从事信访工作的民警。

第四条
除处置重大紧急事件或者参加重大活动外,第三条规定以外的民警工作时间不着装。

第五条 民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着装:


(一)执行侦查、警卫等特殊任务或者从事秘密工作不宜着装的;

(二)工作时间非因公外出的;

(三)女民警怀孕后体型发生显著变化的;


(四)因涉嫌违法违纪被停止执行职务、接受审查或者被禁闭的;

(五)其他不宜或者不需要着装的情形。

第六条
民警辞职、调离公安机关或者被辞退、开除公职的,不得着装。

第七条
民警着装时,应当按照规定配套穿着,不同制式警服不得混穿。


(一)执勤、训练、劳动、抢险救灾、处置突发性事件、执行追捕等任务时,通常着执勤服、作训服。其他场合通常着常服,也可以着执勤服。


(二)着常服、执勤服时,内着衬衣,扎系制式领带。


外着制式衬衣时,衬衣下摆扎系于裤腰内,并扎系制式腰带。着长袖衬衣时,扎系制式领带;着短袖衬衣时,可以不扎系领带。


三级警监以上警衔的民警,着白色衬衣、扎系深蓝色领带。一级警督以下警衔的民警中,从事交通管理工作的民警着浅蓝色衬衣、扎系深蓝色领带,其他民警着铁灰色衬衣、扎系浅灰色领带。


(三)着多功能服附内胆时,内着衬衣、冬常服;不附内胆时,内着衬衣、春秋常服或者执勤服。


(四)着常服、执勤服时,佩戴硬肩章。着作训服或者外着制式衬衣时,佩戴扣式软肩章。着多功能服时,佩戴套式软肩章。


(五)除工作需要或者其他特殊情形外,应当着制式皮鞋、胶鞋。


(六)参加授衔、宣誓、阅警等重大仪式或者外事活动时的着装,按照主管(主办)单位规定执行。

第八条
民警着装时,除在办公区、宿舍内或者其他不宜戴警帽的情形外,应当戴警帽。


(一)着常服、多功能服或者外着制式衬衣时,男民警戴大檐帽,女民警戴翻檐帽。着作训服时,戴警便帽。着执勤服时,可以戴警便帽,也可以男民警戴大檐帽,女民警戴翻檐帽。


(二)戴大檐帽、翻檐帽、警便帽时,帽檐前缘应当与眉齐高。大檐帽饰带应当并拢,并保持水平。戴冬帽时,护脑下缘应当距眉一至三指。


(三)进入室内时,通常脱帽并将其挂在衣帽钩上(帽徽朝下)。无衣帽钩时,立姿可以将警帽用左手托夹于左腋下(帽顶向体外侧,帽徽朝前);坐姿可以将警帽置于桌(台)前沿左侧或者用左手托放于左侧膝上(帽顶向上,帽徽朝前)。


在宿舍内时,警帽应当统一放置在衣帽架或者床铺被褥上。


(四)驾驶或者乘坐摩托车时,应当戴警用头盔。

第九条
民警着装时,应当按照规定缀钉、佩戴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警号佩戴于外衣左胸处,胸徽佩戴于外衣右胸处,臂章佩戴于外衣左臂处。不得佩戴其他与人民警察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

第十条 民警着装时,应当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警服与便服混穿;


(二)不得歪戴警帽,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常服内着毛衣(衫)或者衬衣内着内衣时,毛衣(衫)、内衣不得外露;


(三)不得在外露的腰带上系挂钥匙或者饰物;


(四)不得赤脚穿鞋或者赤足。男民警鞋跟不得高于三厘米,女民警鞋跟不得高于四厘米;


(五)不得系扎围巾,不得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染彩发、化浓妆、戴首饰;


(六)男民警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民警发辫不得过肩;


(七)除工作需要或者眼部有严重伤疾外,不得戴有色眼镜。

第十一条
民警着装时,应当举止文明。不得边走边吃东西、扇扇子;不得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不得嬉笑打闹、高声喧哗;不得席地倒卧。

第十二条
民警着装时,不得在公共场所以及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除参加重大礼仪性活动需要外,不得在公共场所饮酒;非因工作需要,不得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

第十三条
民警着装时,应当随身携带公安机关统一制发的民警专用身份证件。

第十四条
民警着装执行公务时,应当按照规定携带必要的警械装备。

第十五条
两名以上民警着装徒步巡逻执勤或者外出时,应当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威严有序。

第十六条
民警应当爱护和妥善保管警服、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不得变卖、出租、抵押、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拆改,不得赠送、转借给非民警人员。

第十七条
民警季节换装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规定。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民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督察部门依照《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规定进行纠察和处理:


(一)情节轻微的,可以当场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


(二)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或者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可以扣留其证件,并向其所在单位开具《公安督察通知书》,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进行审查教育。

第十九条
违规者所在单位收到《公安督察通知书》后,应当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扣发当月岗位津贴;对再次违规者,应当在本级公安机关范围内予以通报,并取消当年参与评功授奖资格;对屡教不改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在公务员年度工作考核时评定为不称职档次,给予辞退、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等处理,并取消所在单位集体和主管领导当年参与评功授奖资格。


违规者所在单位应当及时向发出《公安督察通知书》的上级公安机关书面报送处理结果。

第二十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铁路、交通、民航、林业系统公安机关和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及其人民警察。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着装,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公安部政治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

宋晓锋


  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而发生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形大量存在。解决事实劳动系的认定问题,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准确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事实劳动关系含义

  事实劳动关系是相对于由劳动合同调整的劳动关系而言的,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时,没有按法律要求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劳动关系的状态。事实劳动关系缺少的只是劳动合同这一法定外在形式要件,但具备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2.事实劳动关系的种类

2.1 未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

  从实践中看,无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一般又分为两种情形:其一,自始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其二,原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以书面形式续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仍在原单位工作。

2.2 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

2.2.1 关于无效劳动合同,我国《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了两种情形:(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但由于劳动合同的特殊性,不能像民事合同无效一样可以恢复原状,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不能收回,产生了按事实劳动关系予以保护的必要。对因劳动合同无效而发生的劳动关系,同样应当视为一种事实劳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利益应受法律保护,劳动者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对其劳动提出报酬请求权。

  对于这种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按现行立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可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二是如果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是因用人单位所致,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则劳动者可以获得赔偿。

2.2.2 关于无效劳动合同,《劳动法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了三种情形:(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法合同法》对因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情况在第二十八条中也作出了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2.3 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

  双重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如下岗或停薪留职到另一单位工作、或同时从事几份兼职工作等。在双重劳动关系下,一般都有一个正式挂靠单位,哪怕并不提供劳动,但可以领取最低工资、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对于双重劳动关系中的第二个劳动关系应认定为劳务关系而不作为劳动关系来处理,也就是说,劳动者只能要求劳动报酬的给付而不能要求其他依照劳动法所能享有的权益。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即便由劳动者造成的双重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若想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也需满足法律前提,即“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3.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的标准

3.1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以下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3.1.1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3.1.2 用人单位依法制度能够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1.3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综合治理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综合治理的通知


农办农[2006]55号

  河北、山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头号病害。自古以来,“南螟”、“北蝗”、“西锈”在我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早在1964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像对付人类疾病一样来抓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近年来,各地按照我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防控、综合治理”的要求,在搞好菌源地综合治理的同时,打好应急防控阻击战,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大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综合防控工作力度,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越夏区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

  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小麦条锈菌在高海拔冷凉地区越夏,在北纬37~38度以南平坝、丘陵冬麦区越冬,麦区间存在大规模菌源交流,病菌春去秋来,循环往复,构成全国大区传播和流行。一方面,越夏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的重要菌源地,其发病与防治不仅关系到当地小麦产量和品质,而且关系到冬麦区秋苗发病和越冬的菌源基数,对全国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具有较大影响。抓越夏区综合治理,是小麦条锈病防控的源头和关键。另一方面,越夏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够发达,小麦分散种植,防治难度较大,而调整种植结构、压缩小麦面积又必须考虑当地农民的口粮保障。因此,切实抓好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综合治理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越夏区的粮食安全,也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二、明确越夏区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

  今年7月我部在四川召开了全国小麦条锈病越夏区防治现场会,会上明确了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综合治理的思路和任务。一是要合理调整越夏区种植结构,适当压减寄主作物面积,调控发病环境,降低菌源基数,抑制病害流行。二是要重点切断三大循环:即越夏区、冬繁区和流行区之间的大区循环,越夏区不同海拔高度间的立体循环,以及越夏区晚熟冬麦、春麦和自生麦苗间的就地循环。三是要统筹协调好越夏区治理与冬繁区防控的关系、小麦条锈病防治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化学防治与综合治理的关系。四是要积极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化、专业化病虫防治服务组织,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和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专业防治,提高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综合治理水平。

  此外,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有关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联合开展小麦条锈病越夏区、越冬区精准勘界和传播流行规律,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和高致病性生理小种特征特性与监测防治技术,抗病新基因筛选和抗病新品种选育等攻关研究,组织开展防控技术措施的试验、展示和示范推广,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和系统的效果评估体系,为不断完善监测与防控技术,系统、高效和持续治理小麦条锈病提供技术支撑。

  三、全面落实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

  小麦条锈病属于流行性、暴发性病害,防治工作需要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措施和统一行动,尤其是越夏区地处高海拔山区,人均耕地少,小麦种植分散,产量水平低,条锈病防治好坏对于单个农户影响不大,但对全局影响很大。同时,越夏区源头防控仅靠单一的应急化学防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采取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推广抗病品种、实行药剂拌种、及时防治发病中心和铲除自生麦苗等综合治理措施,而这些措施的落实都需要政府组织推动。因此,越夏区小麦条锈病防控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把综合治理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要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压缩小麦面积。二是要引进和推广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抗性品种,对不同遗传背景的抗性品种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要充分利用良种补贴等政策对抗病品种的推广予以扶持。三是要采取不同作物间作套种或不同品种混播,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控。四是要结合良种补贴政策,实施统一供种和药剂拌种,指导农民适当晚播迟熟冬麦,以推迟发病时间,减少发病面积。五是组织翻耕灭茬和喷施除草剂,消灭自生麦苗,切断病菌寄生的桥梁。六是组织专业防治队,加强病情监测和统防统治,对发病中心和局部流行立即进行药剂防治,防止扩散蔓延。

  四、强化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综合防控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认真组织落实,积极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有序推动。一是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防控预案;二是明确属地责任,按措施和环节落实到人,并适时搞好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剂和技术等宣传和培训;三是要协调有关部门,在防控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提供保障;四是组织人员,在防治关键时期,深入重点地区和防治第一线,督促、指导防治工作。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供应到位,督促检查到位”,确保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六年八月二十三日